首页 武冈资讯 父亲的目光

父亲的目光

周宜树 周宜地 2013-03-25 21:29 24
言宋点评:感谢周老师连帖了两篇好文,让我们感受到了父爱的平凡而又崇高!

父亲的目光

周宜树

1959年8月中旬,我收到华中工学院的录取通知书。那时,高考后不公布分数,也不知道录取分数线,收到通知书后才知道被录取在哪所学校。当时邵阳还没通火车,家里也没有钱供我搭长途汽车去长沙坐火车,只好步行到湘桂线上的东安(白牙市)站坐火车。

8月末的一天,凌晨4时左右,父亲挑着行李, 我背着背包,穿着母亲作的布鞋动身了。行李还是上中学时的那个小木箱和那床垫被,新加了一床盖被,被面还是借来的。从三堂尾院子里走出来,经罗围冲走过罗围寨、晏田、水浸坪、秦家桥的几十里山路,走到新宁回龙寺,正好遇上一个高中同学。他也是去武汉上大学,他父亲也在送他。我们一块走到新宁县一个叫三渡水的地方,天黑了,只好在那个大队的办公房借住了一宿。新宁三渡水离白牙市还有30多里,父亲要赶回公堂上到生产队出工,不可能再送我到东安上火车。

那天早上6点多钟,我们离开大队部,从田垅中间的小路走到公路上就和父亲分别了。我和那个同学挑着各自的行李往东安方向走,走出大约100米,是一个拐弯处,我回头看到父亲仍站在那里望着我。他站的地方高,看得远。他那瘦弱的身影,他那慈祥的目光,至今还清晰地留在我的脑海里。

父亲从小在家乡种田,只读过两年私塾,却目光远大,崇尚教育。抚养我们兄弟姐妹十个,苦苦支撑起一个大家庭,受尽了艰难困苦,不辞辛劳送子女读书上进,把送儿女读书看比什么都重要。父亲对我的期望更高,希望我为弟弟妹妹作个榜样。1952年春节过后,刚满11岁的我,就离开父母到武冈城里上高小,在学校寄宿过集体生活。那时我个子矮小,不时感冒生病。有一次生病时,父亲闻讯后赶到学校接我回家。年近半百的他,硬是背着我走了40多里路。父亲背着我的情景,至今还深刻在我的脑海里。

1960年我在武汉上大学,回家度暑假。8月末的一天,要到武冈城赶早晨7点钟的那班长途汽车去东安搭火车回武汉。那是“三年困难时期”最困难的一年,家里没有钱给我在前一天到旅店住宿,只好在当天清晨步行赶到武冈城的长途汽车站。父亲很不放心。大约清晨3点左右,父亲送我和宜地(宜地那时刚考上武冈二中初中,也要去学校报到)从三堂尾院子里走出来。当时,全家在生产队的食堂吃饭,家里不准开火,也没锅碗,没有粮油。清早出门时,没吃一点东西。行到五里牌时,父亲说,你们先慢慢走,我去解个手。我们没走多远,父亲就追上了我们。我发现,父亲原本系在腰间的汗巾,不知为什么搭在肩上了。父子三人一路往县城走,没有说什么话。那天天气很好,我们踏着月光走路,有父亲送我们,也就不感到一点害怕。走了20多里,父子三来到了托坪的太平桥。太平桥,旁边有一口水井。原本很饿的肚子,此刻更是咕咕地叫。父亲说,歇一下,喝口井水吧。我们一起走到井边,用双手捧起井水喝。让我没想到的,父亲的汗巾里竟然包了两个拳头大小的红薯,红薯上还有湿泥巴。父亲将红薯洗浄,给我与二弟一人一个,说,垫垫肚子吧。离家时并没有带红薯,为什么父亲的汗里突然有两个红薯,而且还沾有湿泥巴?我突然想起父亲走到五里牌时说要解手的事。我想,他一定是心疼我们饿着肚子赶路,假意说解手,偷偷去生产队的地里用手挖了两个拳头大小的红薯。父亲是一个正直的人,从来不乱拿乱要不是自己的东西。这一次,为了两个孩子垫垫肚子,他才这样做的。他只挖了两个,没有为自己也挖上一个,这就是我用心良苦的父亲。

这时,将雄鸡已叫了头遍。父亲说,鸡叫了,就不怕了,你们两兄弟自己走吧,我还要回去赶早上的工呢。父亲站在那里,一直目送我们往前走。那时由于生活大差,严重缺乏营养的父亲生浮肿病,双腿脚浮肿。可是,他必须在7点钟以前赶回生产队出早工。为了让父亲不站那里目送我们,好尽快赶回去做工,我对二弟说,我们快点走吧。但是,我感觉得到身后父亲的目光一定还在送我们。走了很远之后,我返身往回看时,发现父亲竟然还站在太平桥上,远远地望着我们。虽看不清他的脸面,却能感受到他那充满期待与疼爱的目光。那一刻,我在心里说,我们不会辜负你你的,父亲!

1969年秋天,父亲已年过66岁,一生辛劳的他生病了。那时,我在辽宁抚顺工作。1970年春节前夕,我回家探亲看望他。回到家才知道,他病倒在床上躺着,已病了好长一段时间,身体很虚弱。农村的医疗条件很差,父亲又怕花钱去县城医院看病,只是请当地中医郎中开处方吃中药,也没有确诊是什么病。我回到家后,他很高兴。也许是精神上的原因,第二天早晨他自己竟早早地起床了。其后病情慢慢有所好转。

我在家住了一个多月,3月初才返厂。公堂上到武冈城没有长途汽车,要步行三十里才到武冈城汽车站。离开家的那天早晨,我依依不舍地走出家门。父亲支撑着带病的身子,背靠在堂屋门边的木壁墙上,望着我走上门前的公路离去。我多次回头看,他一直站在那里望着我。走了大约200米,是公路的一处拐弯,我停住脚步回望家屋,看到老父亲的身影。他已往前走了几步,倚靠在门前的立柱傍,面朝着我前去的方向。可万万想不到这竟是我和父亲的永别,投给我的最后的目光。1970年3月28日(阴历二月二十一日)上午老人家与世长辞,终年六十七岁。

在抚顺收到二弟宜地发去的告知父亲去世的电报,我悲痛万分。两三千公里的遥远路程,回厂还不到一个月,也就不可能回去送别老人家了,这成了我终生感到愧疚。每当想起这事,总是眼泪盈眶,十分伤心。那年4月初,为支援“三线”建设,调往湖北荆门参加江汉石油大会战。因父亲刚去世,我提前于4月8日离抚顺先回武冈。到家后,走到父亲坟头,含泪跪拜在坟前,思绪万千。老人家含辛茹苦,劳累一生,难道就这么早早地离开我们了吗?没有,没有。他老人家充满期待与疼爱的目光,无时不在!(《我的回忆录》之一,写于2011年)

阅读 1.1万
分享到:
评论列表

唐卫平

看到大舅的陈述,让我想起小时候每次回老家外公带我去供销社买东西吃,他卖小商品,我就在柜台前的空地上玩的很开心的场景和我每天晚上都闹着要和外公睡在一铺床上的幸福感觉。没想到外公的离去我还小也没看到他老人家最后一眼。但我至今还记得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每年的清明虽然我回不了老家祭拜,可我还是在这一天为外公外婆烧上几柱香和纸钱进行祈祷的!

209年前

Winner_22686

父爱如山!!!父亲是那拉车的牛,父亲是那登天的梯。

2411年前

黄牯

一个好父亲带出一批好父亲

1611年前

悟空

父爱如山!那个时候真苦。

1111年前

长发飘飘

刚一看,我还以为是周宜地老师呢,原来是周老师的哥哥呀!两个都是大才子

2711年前

黄三丛

父爱如山!读罢此文,宁不为伟大的父爱热泪盈眶吗?

711年前

故乡的云

往事历历在目,父爱在字间。

2311年前

东方秀

父爱如山!看得我眼泪婆沙。杀身难报父母恩啊

1111年前

周宜地

我哥没有注册人网,不能回复诸位老乡的光临与关注。他让我替他向人网的朋友表示感谢。

1311年前

老特务

好人一家,一个好父亲带出一批好父亲,我在武冈城见过诸位周伯伯。

1911年前

雪慧

撑着花的树根

树枝撑着花
树杆撑着枝
撑着树杆的树根
深埋在泥土中

父母是树根,孩子是树杆,孩子的孩子是树枝,孩子孩子的孩子是花,生命的传递在于爱的奉献。最娇艳的花,是来自于泥土里最深的根的最美的体现。

911年前

青松

父爱如山!!!!!!!!!!

711年前

兵子驼

伟大的父亲,那个时候的人民,好苦的,没有钱气长沙坐火车,还要步行气东安,不得了,太苦了。

1011年前

杨烨

难以言传的真实和一个个令人感动的场面,父亲对儿子的爱,除了感激,无以回报。

811年前

袁文海_31815

父亲的背影是留给儿孙最大的一笔财富,父亲的目光是留给儿孙最亮的一盏明灯。顶起。

1411年前

钟文晖

于我心焉戚戚焉 !

1411年前

野狼_15122

呵呵,一家都市蚊人呢。欣赏了!

1111年前

新选择

感动,那时候走路到东安去坐火车一天能走到新宁的三渡水,了不起。现在从东安坐车回武冈都要五六个小时。

1111年前

姜远松

父爱如山啊,顶了……

1211年前

闯飘

看罢此文,也联想起课本里朱自清的《背影》。也想起自己的父亲,虽然老人家现在还健在,但是身体却一直不好。

1511年前

全全/球球

难以言传的真实和一个个令人感动的场面,父亲对儿子的爱,除了感激,无以回报。

1211年前

言宋

羡慕周老师兄弟几个有一个重视培养子女向学的好父亲。父亲为两个儿子弄红薯的那一节,催人泪下。读到此处,眼睛湿润了。

1211年前

言宋

老一辈的人真不容易,上个大学要步行很远很远才能乘火车。当年,我上大学时,一个人去,家里把一床最好的被子给了我--说最好,其实也是一床陈被--冬天冷得不行。寒假回家,父亲让我背上被子回家,因我回家后,家中无我盖的被子,很难为情的。同学们都不解我为何要背上被子回家,有些人甚至还以为我人懒,带被子回家是想让大人洗。

1411年前

乡巴佬

看完此文,我不得不為之動容,這較朱自清的《背影》更感人!

1811年前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