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冈文学 老特务 勇彤武冈菜,那清香四溢的陈年往事

勇彤武冈菜,那清香四溢的陈年往事

老特务 2011/7/25 17:32:14 16

   长安勇彤阁处在长安综合市场后面的高架桥附近,一龙路中段。私房菜开张那天,我有幸被邀请。与其说邀请还不如说是私房菜老板,向采兴给我们下的“套”。湘菜打败川菜已是不争的事实了,南粤大地处处湘菜开花。可是囊中羞涩的我很少自己掏钱下馆子,白吃白喝地也吃过一些颇有名气的湘菜馆。但是那里只能尝到久违的辛辣,吃不出家乡的味道。
 
   自从那晚在长安吃了那顿免费的晚餐,就忘不了,忘不了那种随意的人情、那份饶舌的风味、那丝浓郁难解的乡情,都带着武冈的风、都梁的土、染着家乡淳朴的气息,都梁风的韵味一直在心里萦绕。

   忘不了,怎么办?等老板电话再去吃第二餐?没有,出门在外谁都不容易,我们不能让白吃白喝之风玷污了都梁风。我们寻找一切机会去长安勇彤武冈菜吃私房菜,我们制造大量机会去感受那“家”的味道。

   我们有时三五成群、有时不约而同的聚在勇彤阁内大碗喝小米酒、大口吃走锅肉、小声的说着三流的话,开怀的笑响彻云霄。

   机会又来了,深圳邵阳商会第一届篮球联赛拉开帷幕,我们武冈人网篮球队代表商会刘会长的松岗兴联盈队出征。在领队李卫军同志的争取,我们所有球员的要求下,长安勇彤武冈菜馆被指定为邵阳商会篮球联赛的定点餐厅。

   每一次,每一次都是我们品尝新的菜式,每一次我们给出不同的评价,每一次我们提出不同建议。每一个菜式都能勾起我一个清香四溢的陈年往事。

   身旁的兄弟,段贤立用筷子夹起一夹浅黄色的榨菜条,在我眼前晃了晃,告诉我这是“刀疤豆”。闻言我一耸鼻,一股只有瓦罐坛坛腌制榨菜所独有的,淡淡的郁香沁入心肺。我没有过多的停留在品味的意境中,迫不及待的用调羹挖了一调羹据为己有,细细一看,筷子头粗细、一寸来长的刀疤豆中间,还掺杂着黄豆大小的老南瓜藤,刀疤豆和着南瓜藤,不干不湿地焖煮粉红色的板鸭。酒浸辣椒的红衬着牛角葱的绿,真的是让人望而生津啊!狼吞虎咽了一大口,落肚后顿生悔意。再细嚼慢咽一小口,板鸭连着骨头在嚼牙间磨合,思绪从天灵盖的缝隙内慢慢飘出,飘向那遥远的家乡,那盛产刀疤豆的年代、地方、那种植收获刀疤豆的人。

   母亲,院里公认为最细摸的妇女。每年开春之后,她总会找一些人家以为种不出东西的地方,比如说山坡、石头窝、倾斜的田埂种一些藤蔓蔬菜,如四季豆、鹅眉豆、刀疤豆。往往那些贫瘠的地方,给细摸的母亲种出鲜嫩的蔬菜、收获丰盛的瓜果,招惹旁人的羡慕,小孩的偷盗。

   最让我不解的是,母亲为什么种那么多不好吃的刀疤豆(刀疤豆吃新鲜的一点味道也没有的,小时的我曾经偷吃过。)而那爽口的黄瓜、甜甜的白蔗种得很少。曾多次不解地问母亲为什么?母亲总是微笑着回答我,做什么事都不能只顾眼前,图一时之快。黄瓜虽然好吃,可是结果少,结瓜期短,又不能收捡。一年四季有多长你不知道?青黄不接的时候,如果家里没收捡到足够的榨菜,就无菜下饭的。刀疤豆虽然不能吃新鲜的,但是它产量高,收获期长,耐收捡,而且腌制后的榨菜口感特别好.....

    每次我都会似懂非懂的点着头,哦!哦!应道。可是看到人家的小孩放学路上经过自家菜地时,可以随意地摘一根黄瓜津津有味的啃着,而我家的黄瓜还没脱刺。我总会冲回去带着哭腔问母亲,我们为什么不多种点黄瓜?

   夏秋两季父母总会抽出时间,一般在晚上把盛产了,吃不完的瓜果蔬菜切碎、有的还要用开水烫一滚、再放到太阳下面晒得差不多干,和着盐,有的还要下点米酒,再一点一点的挤压入瓦罐坛坛内,坛口上再用一些干燥且干净的稻草封住。这样一坛榨菜就可以封存到来年。以前父母住的房间内一边靠墙的地方一排放着十数个坛子,有倒立的,有直立的,有空的也有满的。但是每个坛子母亲都会把它取个名字,有时母亲在做菜忙不开,就会叫我或者姐姐去那个酸菜坛坛里面捞个酸萝卜、酒浸坛子里夹几个辣椒出来,去那个倒坛内翻一把盖菜腌菜出来.....总之每年过年前,每个坛坛里面都会装得满满地。

  “干菌朵...干菌朵...我的最爱!”不知是谁在夸张的喊。我赶紧收回思绪,加入吃“抢潲”的行列。菌朵,小时候我们可以信手拈来的东西。我们院子后面就是大山,林子里面一年四季至少有三季生长出不同种类的菌朵。春末夏初尤为繁多,这个季节是杂草丛生的季节,也是杂菌朵繁殖最快最多的季节。那时我们只要有空总会三五个小孩,背着扯猪草的竹篮子,爬上屋后的大山,每次都能跟扯猪草一样满满地背一篮子回来,心事大的还要用纤细的藤蔓,把装不下的菌朵,从菌脚处一个一个地穿起来,提在手上或者挂在胸前,打着哦呵欢笑着回家,等大人的表扬。那时母亲也只有在晚上才有时间带着我们分菌朵,哪些可以直接煮来吃、哪些要晒干才好吃、那些菌朵不能吃、那些菌朵还具有解毒功能、什么菌朵长什么地方、什么季节长什么菌朵.....每次都会从我们采回的菌朵里挑出几个蛇菌朵或者荞麦菌,每一次我们识别菌朵和采摘菌朵的意识都有长进。

   一般石灰菌、油菠萝、红菌朵、青兰菌最多,这些菌朵水分少,只要几个大太阳就能晒得焦干。晒干后的菌朵,母亲就会找一个塑料袋子封扎好,置入柴灶上的熏炕上,也是要收到来年出新辣椒的时候,才翻出来泡胀切碎炒青辣椒,那香喷喷地味道再次在勇彤武冈菜里面闻到了。

   最好吃的菌朵是,奶汁菇、点花菌、章树菌。奶汁菇一般呈白色或者奶黄色,脚杆粗而短,菌盖厚实,内含丰富的白色汁液。只要稍微弄破一点菌盖,就犹如正志脯乳期少妇的乳房,喷泻出一股粘稠的白色汁液。这些白色汁液如果在下锅之前流失掉,那么煮出来的菌朵汤,定会锐减数倍营养与清香。所以我们只要发现奶汁菇,总会小心翼翼地取,有时甚至脱下自己的衣服另外包裹存放。而每次回家时总会弄破几个,那白色的汁液也会永远地染在衬衣上,也免不了母亲的一顿数落。

   点花菌一般是白底绿质,奶黄色的菌盖表面,无规则的散布着深绿色,绿豆大小的斑点,犹如点点梅花,故得名点花菌。菌脚粗短、菌皱分布均匀有规则、也属于多汁的那种。不过点花菌一般在每年的二八月才有,平时很难觅得。小时候,我们只要取到点花菌,母亲就会去花桥街上称几两猪肉。做饭时母亲烧红铁夹把猪肉皮烫得吱吱响,青烟直冒。我会把头伸过去,眯着眼睛深深地吸一口气,提前感受那猪肉的味道,再去一边清洗点花菌,一边回味上次吃点花菌煮猪肉的味道。母亲每次吃完饭收拾碗筷时总会半真半笑地跟我们说:“又多吃了一升米,明天开始褒粥吃。”

   记得有几年,父亲发现一个山窝窝里面的几棵松树下面,年年都会长点花菌。每到二八月,父亲清早去那个地方探查情况,每次回来总会神神秘秘、笑眯眯地跟母亲汇报一番。过几天等菌朵的菌盖全部打开了,父亲就会在清早,好像是做罪一样,偷偷摸摸地去把那些点花菌全部取回来。有时量很多,母亲就会给附近的亲戚一个送一点去。

    有一年父亲接连几天清早去那里探查情况回来,告诉母亲差不多可以取了。母亲问是不是全部都打开了,父亲说还有的没有。母亲说那就再等一夜,菌朵只要一夜就会长大很多的,这么好的东西没等它长大就取回来太可惜了。第二天天还未亮,父亲就摸摸索索地起床,临走时交代母亲去街上称点猪肉回来。我朦朦胧胧地听到父母的对话,接着又昏昏糊糊地睡过去了,做着吃点花菌煮猪肉的美梦。

   突然给父母的争吵声惊醒。我起床一看,母亲手里提着半斤猪肉,而父亲的蓝子内空空地,仔细看才发现几个拇指大小,菌盖还未打开的小菌朵。从他们的争吵和惋惜声中得知,父亲发现长点花菌的地方给人家扫荡了。父亲不停地埋怨母亲,母亲不停地惋惜并不停地安慰父亲:“又不是人参燕窝,又不是没吃过,想吃的话耽一天工去背地山取一谷箩回来给你吃。”

   地地道道的武冈菜一道道端上餐桌,一件件陈年往事一幕幕地在眼前显现,一句句武冈方言在品味一道道菜。一个深情的感叹:“十多年没吃刀疤豆和南瓜藤煮板鸭了。”

   豆饲辣椒的飘香处悟起腊八时节,母亲一手叉腰,一手握住筷子不停地在团箱中转动,一群群迎风而来的饭蚊子,围绕着母亲与团箱飞舞。

   豆腐渣炒酒菜才上桌就被一抢而光,想起那饥荒的岁月,我们奔跑在山坡荒地上扯野葱的欢乐。一把野葱、一个豆腐渣饼、一个家庭、一餐饭......

   碎鱼崽炒酸菜、饭辣椒姜捱钵、血浆鸭、凉拌卤豆腐.、蕨菜粑粑.....长安的勇彤武冈菜,找到家的感觉,忆起陈年往事,回味儿时小吃。

   走过路过的乡亲们,有机会去勇彤阁坐坐。这里没有山珍海味,但是这里可以给你解馋,一解思乡之愁。

阅读 8234
分享到: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评论列表

王_8942

写得真好。

如果有图片,指不定口水漫过键盘。

62011/7/27

兵子驼

真是好菜好味了,老特务吃了多次,很牛啊.

42011/7/26

作者回复:

不是很牛,两位老师说我是老牛呢!

2011/7/26 22:40:07

玫瑰_21583

看了老特务的这篇文章,就好象吃了碎鱼崽炒酸菜,菌朵炒肉,回味无穷!也让我想起来2年前在表姐家吃的酸南瓜藤炒本地鱼崽崽,吃了3碗饭还想吃

42011/7/26

作者回复:

哈哈!小心发福哦!

2011/7/26 22:39:17

兵子驼

改天去长安,我也去吃一次.

42011/7/26

作者回复:

可以去试试。

2011/7/26 22:38:17

兵子驼

楼主啊,你是不是在那里吃了多次了.

42011/7/26

作者回复:

不下十次了,但没付过一次钱,都是混吃的。

2011/7/26 22:37:55

刘兴勇

我就想那米酒,他那里有么?是不是用枞树得得焼火蒸的?如果有的话我可要去!

52011/7/25

作者回复:

小米酒不常有,不过还是经常有的。哈哈!矛盾好像又不矛盾。

2011/7/26 22:36:52

钟文晖

9楼
评论时间:2011/7/25 23:16:06邓元泰_言宋:
特务的文章,从手法上看,越来越老道了。
-----------------------------------------
是的!老道、老到、老导、老刀。呵呵!

142011/7/25

作者回复:

哈哈!给我四个老?

2011/7/26 22:35:34

言宋

特务的文章,从手法上看,越来越老道了。

172011/7/25

作者回复:

老师把我妖化了?

2011/7/26 22:33:48

芒果.

太远了,不然也去尝尝

162011/7/25

作者回复:

总会有机会的。呵呵!

2011/7/25 22:13:27

周宜地

干菌朵确实好吃,好久没吃到了。

232011/7/25

作者回复:

是啊一年难得吃两次。

2011/7/25 22:11:42

蕭二郎

我觉得枞树菌烧汤最美了,
啥调料也不要放,
那个鲜香哦。。。 。。。

152011/7/25

作者回复:

枞树菌肉质太硬了,汤好喝,肉质入口没口感。

2011/7/25 19:42:31

yangliu

点花菌,是不是又叫松癞菌哟。

92011/7/25

作者回复:

在荆竹这边叫点花菌,在武冈那边叫松癞菌。

2011/7/25 19:40:52

钟文晖

寻觅陈年往事,阅读特务广告!

172011/7/25

作者回复:

不是吃人家的嘴软,确实值得一去的菜馆。

2011/7/25 19:39:37

蕭二郎

仔细排下版,
好像还有几处错别字

82011/7/25

作者回复:

谢谢提醒,改过了。

2011/7/25 19:38:43

蕭二郎

清香四溢的家乡菜,
浓郁难解的思乡情。。。
就着老特务美文,
多喝俩杯。

堪顶!

112011/7/25

作者回复:

过奖了。

2011/7/25 19:3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