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冬行茶马古道

冬行茶马古道

王忠义 2022-12-19 15:05 4
都梁月点评:雪峰烟深天际去,山间铃响马帮来。 千年风雨重温梦,尽在足下一径苔!

冬行茶马古道

                  冬行茶马古道


                           王忠义


        这是一个冬阳暖照、舒适宜人的日子。我们老年大学汉语言文学班二十多位学员,乘大巴车来到雪峰山脉南端山脚黄茅村。同乘中少者年近六十,老者寿过八旬。踏行茶马古道,攀登雪峰山,是我们此行的活动主题。

        “老夫聊发少年狂!”出得城来,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眼望着今非昔比的原野村落,大家兴致高昂得很。到达山脚,稍作休息,老年大学生们青春年少一般,个个急不可耐,三三两两邀呼着,循着古道的路口,往高高的雪峰山进发。装扮靓丽的女士们一走上山坡,略显萧瑟的山岭瞬间绽放出点点夺目的光彩!

        茶马古道,多么令人神往的道儿!资料介绍,茶马古道是指唐代以来为顺应当地人民需求,在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以茶叶和马匹为主要交易内容、以马帮为主要运输工具的商品贸易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以川藏道、滇藏道和青藏道(甘青道)三条大道为主线,辅以众多的支线、附线,构成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我们将行的古道,连通武冈和绥宁,属众多支、附线之列。

        上山的道路,明显经过修葺。最初的一段,用水泥混凝土筑成,六七十公分宽。古道成了水泥道,虽然好走了些,却颇煞风景,也不知当时筑路人是基于怎样的考量。

        越往上,路越陡。上行两三里的地方,矗立着一块巨大的石头,向导告诉我们,这叫“银子石”。相传当年吴三桂兵败路过此处,因嫌自己的妃子(一说妹子)携带着大量银子拖累自己,一狠心便将妃子(或妹子)与银子一道遗弃于此,用巨石压着,以防人盗挖。都说英雄惜美,吴三桂为了自己逃命,连自己的妃子(或妹子)都忍心遗弃,可见其心之私、其情之薄,无论如何是算不得英雄的!传说一点也不美,甚至相当悲凄。但巨石的样子有些气势,啧啧赞叹声中,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

        过了银子石,继续上行。进入眼帘的,可观可赏的景物委实不多,不是参天的杉树,就是杉树参天,顶多间或见到几株与杉树大小、个头彼此的银杉。

        与我伴行的是姜方柏老师。他比我大几岁年纪,我们在同一地方不同学校工作过并因此相识。踏着整修过的古道,我们边走边聊。姜老师告诉我,近些年,他们几个兴趣相投的人,结伴登临了武冈周边几乎所有有些名气的山头,还告诉我,他用毛笔小楷将《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抄写了个遍。我边听边诧异于自己过去对熟悉的同志何以知之如此之少,并为姜老师多年的坚持和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

        说话间,来到一凉亭。亭子里有五六位同行在小憇。我们招呼着加入其间。大家说说笑笑,空寂的高山上荡起阵阵欢声笑语。

        休息一阵子后,我们从亭子里重新启程。林子越来越密,空气越来越清凉,脚底下是堆积的枯枝落叶,踩上去,软软的,滑滑的。

        就在大家为古道之不古略叹遗憾的时候,脚下的路没了新近修理的痕迹,古老的茶马道渐渐现出了它的真容!窄窄的石板路,斗折蛇行,崎崎岖岖,坎坎坷坷,一级一级,在荆棘和粽叶的遮掩下,往山的高处延伸,延伸……

        大家欢喜起来。

        不知不觉,我和姜老师加快了脚步。手在不停地扒拉,身子在粽叶和荆棘丛中穿行……

        这就是当年马帮驮行的古道吗?

        在一敞开处,我停下脚步,伫立四望。没有虫鸣,没有鸟语,山林里静寂得有点儿可怕。

        我想像着,一队队马帮,驮着茶叶,驮着藏汉两族人民的念想和希冀,缓缓穿行在这高山峻岭之间……

        耳畔仿佛响起叮叮当当的驼铃声,由远及近,及近,又渐渐远去,远去……

        “走啰!”老姜一声喊,把我从短暂的遐思中惊起。

         我们在古道上继续往山的高处前行。路,仍然曲折蜿蜒,坎坎坷坷,若隐若现……林子里空空落落的,古道旁没有别的可观的名胜,没有可赏的亮眼的花花草草。

        眼看着离雪峰山山顶已经不远,我们再一次停住了脚步。眼前只有我和姜老师俩,同伴们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他们是在一步一步地靠近我们呢,还是已经转身下山?看看时间已到了十二点,两人商量一番,带着未能登顶的遗憾开始往回走。走了五六分钟的样子吧,呵!我们看见老师黄三畅、学友唐国光、邓星和、杨启明、女士玉娥班长、曾彩霞、姜姣玉等十来人,一个个拄着木棍,说说笑笑,行走在一架长长的斜得厉害的云梯上似的,一溜儿地从粽叶和荆棘的夹道中渐次往上徐徐走来。

        黄老、唐老他们都是年逾七十的古稀老人了,攀登至此已属不易。在讨论是否继续上行时,有人果决,有人迟疑。黄老师说:“好不容易走到这里了,不登上山顶怎么划得来!”看得出,老师兴致正浓。比老师年轻许多的我们,有什么理由退却呢?我说:“黄老师有兴致,我坚决奉陪!大家走吧!”一行人便又踏着古道,穿粽叶丛,越翻根横倒在路上的大树,披荆斩棘,朝着雪峰山山顶鱼贯而上。

        半小时不到,高高的雪峰山被我们踩在了脚下。大家兴奋啊!茶马古道,雪峰山,一一收入了我们的行囊。清理一下人员,加上向导,七男五女。根据提议,向导给我们十一位老年大学生拍了个登顶合照,照片上,大家笑得是那么开心!


                               2022.12.14

        

        


阅读 1.4万 15
分享到:
评论列表

俗素者

读王老师的佳作,一种好享受。 自已从未去过这茶马古道,是王老师的作品,把自已带入到此情此境,胜似去过一回这茶马古道。

11年前

作者回复:

周老过奖了!谢谢!

2023/1/5 16:58:20

言宋

身为转湾人,我没走过。传说中的黄茅界应在这上面。文章写得挺好,舒徐有致!有照片就好了。

1年前

作者回复:

我们上的山顶应该就是黄茅界。它是雪峰山绵延的南端。其实我拍了一些照片的,除了题头那幅,别的弄不上去,说是大小规格超过要求。谢教授赞!

2022/12/21 8:33:30

红楼一痴

这个是不是去绥宁的那条老旧路呢?只听说过,没有走过。

11年前

作者回复:

陈老师,我想应该是的。这路有一多半还是比较好走,只是近界顶一小半不算好走。沿路看头不多,我们此行也是慕着“茶马古道”的名儿。至于是不是史上茶马古道之支线,我不得而知。

2022/12/21 8:25:02

都梁月

雪峰烟深天际去,山间铃响马帮来。 千年风雨重温梦,尽在足下一径苔!

1年前

作者回复:

谢胡君到访,并留下美妙诗篇!

2022/12/21 9:00:22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