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资讯 说说职业倦怠

说说职业倦怠

红楼一痴 2022-12-18 07:58 9
言宋点评:职业倦怠,肯定是存在一部分人中的,但也不尽然吧。

图片

这两年,我的职业倦怠感越发严重起来,但愿有我这种感觉的老师不要太多。
就职业倦怠的原因,我有意咨询过一些网站,与一些陌生的同行在群里有过交流,说法多种多样。
有个网友说,这个恐怕是疫情后遗症,有的地方封控时间长,不只是产生职业倦怠,简直让人生无可恋。我认可这是原因之一。即便我们这里没有严重的疫情,但是各类有关疫情的信息,铺天盖地而来,所到之处检查口罩,行程码,四十八小时内核酸检查结果,无形中增大心理压力。尤其是做班主任的,每天汇报各类数据,学生及密接者相关健康信息接龙,真是让人焦虑。
我想疫情后遗症固然有点影响,这个是全社会的事情,不是哪一个行业的事情,如果说教育行业影响巨大,那医卫行业更甚。
另一个网友说,他也有与我一样的倦怠感,说上完课就想逃离学校。我问他是不是移情别恋,有了更适合你的职业呢。回答说没有,四十多岁了,不是什么特殊人才,跳槽也没有单位要了。他说他很苦闷,觉得自己再也找不到当初就职时的感觉了,在学校工作二十多年,最后发现除了混出个副高职称,什么也没有。
一个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与我交流,也讨论过这个问题。他最后也没有足够的理由说服我。我甚至觉得他学过的那些知识也只是书本货而已,纸上谈兵的多,实际意义少。他最后对我说,老师啊,每个行业都有职业倦怠,有这个感觉是正常的,不是心理问题,至于具体原因,可能因人而异。想想也是的,没有职业倦怠的人,肯定不是一般的人,他们无比热爱自己的职业,极大地发挥了自己才智,创造了价值,比如那些大师巨匠们,爱因斯坦、居里夫人、钱学森、钱钟书等等,他们把职业做成了事业,用一生的心血去追求,不图名利。
普通人很难把职业当做事业来追求,在为稻粱谋的同时能守住底线而有情怀与担当,就是很不错的了。
去年冬天我在网上调研小学开课设节的问题,一个入职五年的年轻老师对我说,不敢上体育课,也不再上体育课。原因是她班的体育课上有学生不小心摔伤了,家长对体育老师索赔30万,闹了很久未解决,最后要走司法程序。
我问她对此事件有何感想。她直言不讳:深感恐怖,如果能改行决不当老师。这个年轻老师的心态,比职业倦怠更甚。像这类例子,全国不知道有多少。我很能理解她。
结果,她反问我怎么看这类问题。当然,像我这一把年纪的老师了,改行肯定是不现实的,也一直没有这个想法。因为长期以来我还是很庆幸自己选对了行的,我想除了教书,我几乎找不到一个更适合自己的职业。至于偶发事件,对于小学生肯定很难避免,但是不可因噎废食,一个意外事故就停掉了整班学生的体育课。老师在课堂上确实要注意安全,注意细节,该强调的强调了,该示范的示范了,要做的防范措施都到位了,实在还有漏洞,出了问题,协商不了的当然只能走司法程序。我们教师既要学会保护自己,也要有应该的担当。
这些年来,网络与现实中,关于师德师风的信息铺天盖地,一个个都令教师寒心。教师被家长与学生侮辱、殴打甚至杀害的,屡见不鲜。各类部门对教育对教师评头论足,连娘家人--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也只是严卡脖子,上纲上线,错的就是教师,不是家长,更不是学生。所以,绝大部分的优秀高中毕业生不愿意报考师范院校,师范院校优秀的毕业生都不愿意从事基础教育工作。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老师们深感现在的书不好教,教师不好当。
其次呢,有水平又有情怀的领导少之又少。不管是主观部门还是ZF,一提起教育,高大上的口号特别响亮也特别多,真正为教育做实事的极少,不懂教育的在管教育,外行领导内行,这已经是常态了。所以,教育生态越来越不好,官本位过于严重,导致领导高高在上,而普通老师则瞧不起领导,便各行其是,极不和谐。
我有几个学生博士毕业后在大学当老师,我问他们每天的具体工作怎么安排。他们都是学工科的,有的带着研究生,大部分时间在实验室里度过,一个礼拜有规律地按时打两场球,尽管很累,觉得还算充实。有的说实验中遇上瓶颈碰上难解决的问题时,有两种极端心理,一种就是再难也要攻克,于是没日没夜地干;一种就是头疼得想放弃,极为苦恼、焦虑。一个学生说,他的机器人研究团队有一个博士因为精神压力大,最后托关系走上行政岗位,做了学院的团委书记兼党支部副书记,正处级。顶不住压力的时候,重新选择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释放与解脱吧。
我自然是选择不了的。一味倦怠下去,还有十余年时间,肯定不是办法。我便细思这几年来的工作与环境,我始终觉得,环境决定人,在很大程度上环境是可以改变心态的,或者改变性格与价值观。
从小的方面讲,教育环境的改变,尤其是人事的变动,管理思想与理念的变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教师们的价值观。从大的方面讲,就是教育生态的问题,当教师们首要的是考虑自身安全与切身利益的时候,他的情怀从哪里来?无论哪个英明的领导,用什么好的方法去激励一名有潜质的教师,说“努力干,前途远大”,而现实告诉他,做得再好,生活上还要讨领导的欢喜才会得到肯定的时候,他的尊严已然被踩在了脚下,他对这个职业还有信仰吗?他的激情与热情还能燃烧多久?
教育是最要务实的,它要用务实的姿态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要用务实的姿态引导学生践行理想与信念。教育更是培养高尚灵魂的所在,是最干净的、最圣洁的、不应有过多功利色彩的精神场所。而今,我们似乎越来越背离了教育的本质。钱学森之问的根本就在这里,整个国家的教育生态出了问题,从基础教育到高等年教育,充斥着太多太浓太重的功利色彩。
这几年感觉是变了,我估摸着是年纪大了,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拉长了,在表达上都很难融入他们的语言系统。同时,当自己感觉教学似乎被边沿化了的时候,在生活中职业意识逐渐淡化,娱乐消遣意识逐日增长,于是,读书渐渐重于教书,写作重于备课。
学校的文化活动中,缺少了对老师的心理帮助。老师的心理帮助,贵在交流与沟通,贵在叙述,贵在复活精神,点燃激情。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工,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走近教工,了解教工,多聆听,多交心,只要不丢掉老革命的“群众路线”,务实给学校、给教学提供优质服务,大家就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职业倦怠,越发爱上自己的职业与岗位,爱上自己的单位。




阅读 6099 10
分享到:
评论列表

王忠义

做一行爱一行的人有没有?有的。但我想应该不在多数。

1年前

王忠义

我真心佩服陈老师的胆量!说出了许许多多人的心里话。

1年前

王忠义

职业倦怠,各行各业都有的,程度不同而已。有的人,伪装得很深,他倦怠了,决不随便说的,甚或还要违心地说些“高、大、上”的漂亮话于别人听,特别是那些混得风生水起的人。有的人,他倦怠了,因为没有更好的路供他选择,长此以往,便变得麻木了。

1年前

都梁月

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单调的工作环境,过重的工作负担和无边的精神压力三方面的因素。在将教育搞成产业化的当今,教师职业倦怠尤甚!

1年前

都梁月

多年来,教师一直被尊为春蚕和红烛,然而这赞美的背后,掩盖的是对教师个人价值的漠视。人类跨入21世纪,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不断攀高,教师个体的职业倦怠日益凸现出来,昭示着教师生活质量的下降。

1年前

言宋

学院团委书记兼党支部书记,应不是正处级,而应是正科级。高校的设置,二级单位党的系统都是党委了,称院党委,只有学院党委书记才是正处级。在高校,没有科研很难立足。年轻博士,想方设法去做科级的少见吧。

1年前

作者回复:

中国的大学在体制上与日本或英德不一样。中国的大学教师很累,心理疾病很普遍。因为晋级,因为科研成果,压力非常大。

2022/12/19 9:01:07

言宋

高校里,年轻博士压力很大,既要教学,又要科研,他们很累。现时的考核,不容他们懈怠,除非他想躺平,一点也不想上进了;一般说来,读过博士的,这种人很少很少。年纪大点的教授,在像点样的高校的工作的,也很少不是博士出身的,多数是将科研作为其生命的一部分,懈怠的并不多。

1年前

言宋

近几年,因参与过学院专业建设、认证的工作,较多地接触过一些中学教师,既有校友,也有非校友,那些比较优秀的,确实在岗位上很努力,做得也相当出色。有些快接近退休了,也仍在努力干。

1年前

言宋

职业倦怠,肯定是存在一部分人中的,但也不尽然吧。

1年前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